您好,欢迎访问威海机构编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阳光信息>>信息动态
荣成市多措并举优化审批服务 助力企业复工和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0-03-05 09:5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委编办 字号:[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荣成市创新举措,多管齐下,先后推行了“互联网+视频勘验”“预约咨询办”“免费双向邮寄”“保姆式上门服务”等多项便民服务新举措,全面助力全市企业复工复产,真正做到了疫情防控与政务服务的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一、创新举措,推出“互联网+视频勘验”新模式。按照企业和人口分布划分3个工作片区,分别组建专门的微信工作群,对餐饮服务、小作坊、现场制售等7类需现场核查事项,分类型、按规模制作图文影像资料,申办业户可实时加入微信群,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清晰直观的掌握准入标准,并通过远程视频进行现场核查,构建起“网络预审、视频勘验、限时办结、证照寄送”全流程、全链条的审批闭环,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疫情期间服务企业180余家,视频勘验一次通过率达到85%以上。

二、简化流程,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对中小企业和重点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按照“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的原则,将215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全程代办清单,安排专人实行“一对一”对接,提前介入指导,帮助其尽快完成材料准备和申报,在原承诺时限的基础上再压缩30%。实现1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开办、27个工作日内完成建设项目施工许可。

三、提速提效,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容缺审批。按照“要件齐全、次件容缺”原则,修订完善《建设项目全链条审批容缺受理材料目录》《建设项目容缺受理承诺书》,可容缺申请材料38项,取消申请材料13项,审批材料压缩30%,企业办理项目开工手续最快可15个工作日内办结。疫情期间先后为浦林成山、蓝润水产、中车自在澜湾等26个项目办理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及扩初图审等业务。

四、服务前移,实现预约咨询一次办好。为减少疫情期间企业及群众办事的跑腿次数,进一步畅通预约咨询办理服务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倡议书、政务信息公开网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市政务服务中心、部门分中心、24处区镇街政务(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咨询电话,方便办事人员预约咨询办理相关事项,指导申办人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提高一次办好成功率。截至目前,企业群众通过电话及微信预约办件673人次,一次办理率达100%。

五、减少聚集,推行相关审批事项网上办。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对内完善事项信息,组织有关部门对山东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进行排查、自测、整改完善,确保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咨询电话、承诺时间、空表样表等信息材料准确无误,网办事项全流程路径畅通;对外扩大宣传,积极引导办事人员通过“山东政务服务网—威海荣成站点”,网上申请办理企业开办、投资项目、社会事务和农业事务等相关审批事项,目前已网上办理申报件9200余件。

六、减费降负,推行双向邮寄免费办。针对无法网上办理而又确需提交纸质申请材料的审批业务,提供免费双向政务快递服务,申请人可采取EMS邮寄的方式提交申请材料,证件办理完毕后由工作人员通过EMS邮寄到办事人员手中,实现“不跑腿”也能办成事。截至目前,荣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已办理邮寄服务337件。

七、帮办代办,推行保姆式服务上门办。抽调40余名业务骨干,在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等领域组建7支专业服务小分队,既为市级重点项目提供全程跟踪代办服务,又为疫情期间因特殊原因不能到大厅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提供上门服务,以工作人员的“多跑腿”换得企业和群众的“少跑腿”,保障企业群众“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目前已累计上门服务210余人次。

八、主动作为,推行延时服务再便民。牢固树立“企业有所需、政府有所应”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挖掘服务深度、延长服务时间、拓展服务范围。对在工作时间段内未办结的业务,主动延时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直至办结;对在非工作时间有业务办理需求的,与申办人约定办理时间,加班加点办理业务,不让办事企业群众多跑一趟腿。目前已先后为企业群众提供延时服务237人次,节省办事时间730多个小时。

九、改革探索,实现“一链办理”再深化。结合企业群众常办、高频事项的关联程度,将审批事项按链条进行优化整合, 并逐项编制和完善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和流程图,将“一事一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让办事企业和群众一读就明、一看就知,做到多个事项在“一个窗口、一次办理”。例如申请人要从事道路货运行业时,可直接向一个窗口同时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和道路货运运输经营许可,窗口“一并受理、同步勘验、证照同发”,审批时限再压缩40%。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