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威海机构编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改革管理>>事业单位监督管理
威海市委编办“五位一体”强化事业单位监管工作
发布时间:2022-04-06 10:5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委编办 字号:[ ]

威海市委编办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务实创新、积极作为,逐步建立制度约束、清单管理、平时监管、年终考核、整改监督“五位一体”监管体系,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监管工作的科学化、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深化制度建设,夯实监管根基。一是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检查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在业务沟通交流、实地调研过程中,同步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事业单位依法依规运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台《威海市事业单位法人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威海市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威海市市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威海市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等配套措施,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三是健全事业单位联动监管机制,及时修订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监管职责,通过定期召开会议、信息实时共享等方式,打破“信息孤岛”,强化联合惩戒,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实施清单管理,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建立登记事项管理清单。结合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对市直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变更、注销等情况进行逐一摸排入账,分类动态调整,做到监管对象情况清、底数明。今年以来,通过清单管理,共督促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设立、变更、注销业务226项。二是建立“一次办好”清单。全面梳理事业单位登记事项相关办理环节,优化办理流程,精简审批材料,压缩办理时限50%以上,实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信用承诺+容缺办理”工作机制,推动登记工作规范高效开展。三是完善“双随机、一公开”事项监管清单。更新完善“市直事业单位法人名录库”,将事业单位登记、变更、注销、年度报告公示等11项内容纳入清单管理范围,随机抽取事业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强化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和依法履职意识。

三、做实平时监管,筑牢风险防线。一是采取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就事业单位章程制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不纳入机构编制核定范围事业单位法人运行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听取有关意见建议,汇总调研检查情况,科学制定监管措施,以调查研究强监管工作。二是依托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管系统,开展信息化大数据监管,在线审查事业单位法人各项网络登记材料,对于核查发现的登记信息异常的事业单位,第一时间进行核查、整改。三是创新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监管,完善“准入、监管、退出”工作机制,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做好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处理运行障碍,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四、创新年终考核,激励担当作为。一是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聚焦常规履职、专项履职,调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框架设置,构建了由纪委、组织、机构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制定的5大基本项目17项具体指标组成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规范事业单位履职行为。二是进一步丰富考核内容。围绕科技创新、提质增效、争先进位等内容,设置加分项、突破项,引导事业单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攻坚克难,主动提高公益服务质量。三是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根据教育、卫生、住建、交通等系统专业性较强的特点,组建专业考核委员会,有针对性制定本系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有效解决考核中存在业务难把握、评价不全面等问题,增强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 

五、强化督促整改,推进职责履行。一是对监管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汇总,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对存在问题的事业单位,立即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内容和整改时限,安排专人持续跟踪指导,实行销号管理,督促事业单位按期整改。二是定期开展事业单位问题整改“回头看”行动,将整改情况和事业单位运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纳入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设置,倒逼整问题改落实到位。三是压实举办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机关等部门监管责任,建立协调配合的督促整改工作机制,采取“前期协商论证+后期联合管控”方式,推进监管服务与事业单位职责履行统筹衔接,促进事业单位监管更加科学有效,切实提升事业单位服务意识和履职水平。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