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活用周转编制 打造引才汇智“强磁场” |
||||
|
||||
为进一步强化人才引育保障,山东省威海市加大编制资源创新挖潜力度,深入实施“专业人才、专编保障”工程,用好用活“统筹归集+周转使用”办法,破解编制紧缺困局,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市统筹 突出专编保障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结合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加大编制精简回收力度,市县两级统筹归集编制966名,建立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专户,夯实人才引育保障基础。制定《威海市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管理使用办法》,明确高层次人才认定条件和周转编制使用程序等内容,纳入全市人才政策字典,助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全域应用 深化产才融合 聚焦全市八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优势产业链发展需求,开展经济部门走访问需专题调研,积极推进人才编制与重点产业“两链互融”,着重强化医疗器械、复合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人才保障,与编制紧张事业单位、企业机构平台联合引进各类人才283名,为市委确定的“大抓经济”鲜明导向锻造强劲有力的“人才引擎”。 全链管理 确保循环高效 建立高层次人才用编“直通车”机制,在全面评估论证的基础上,简化编制审批程序,创新设计“电子编制卡”,增人入编业务实现全程“线上办理”,办理时间压减50%以上,保障高层次人才快速“安家落户”。加强与组织、财政、人社部门政策联动,统筹建立使用周转编制人员在岗位聘用、考核奖惩、薪酬分配、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制度保障体系,解除高层次人才“后顾之忧”。 信息来源:学习强国-威海学习平台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