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乳山市打造“四化”工程 实现“运行+监管”双效提升 |
||||
|
||||
威海乳山市委编办以加强规范精细监管、提升机关运行效能为目标,打造颗粒化管理、多维化评价、精准化问效、优质化提升“四化”工程,持续引领各类机关强化履职能力、提高工作效能,不断提升职能运行全天候、全链条、全过程监管质效。 一、颗粒化管理,实现过程监管。科学合理制定监管指标体系,2023年围绕“职能运行情况”设置机构编制、职能运行、事业单位监管、其他四大方面13个监管指标,实行奖罚分,将部门推诿扯皮、动态调整落实权责清单等情况纳入监管指标体系。定责分类建立监管工作台账,将机关职能运行监管责任细化到科室,监管类型分为罚分指标和奖分指标,将工作视角由年终“一锤定音”的定性观察聚焦到按时间段全过程定量监管反馈,以“一套指标、一本台账”实现规范精细监管,确保“一把标尺量到底”。 二、多维化评价,实现全面监管。开展“背对背”评价,制定印发《乳山市机关职能运行监管“双向评价”暂行办法》,建立“镇街评作为”“部门评基层”双向评价机制,镇街对市直部门的评价结果纳入全市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占被评价部门考核权重的比例不低于30%,引领各类机关提升履职效能和服务满意度。实行“面对面”评价,每季度分组进行走访联系,实现各类机关评价全覆盖,沉浸式参与部门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全链条,围绕机构编制服务保障推动履职问题化解,切实提升机关职能运行监管全面度和成效度。 三、精准化问效,实现专项监管。跟踪规范“属地管理”工作,对部门不依单履职的,擅自以属地管理为由将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随意交由镇街办理的,落实“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不力的,发现一次扣分一次。会同纪委监委机关、巡察和审计部门开展“属地管理”联合监管,探索创新“属地管理”清单应用。跟踪监管执法协同配合,对行业管理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未按职责边界清单履职尽责,未按制度机制及细则开展协作配合的,发现一次扣分一次。在公众号开通“监管执法专栏”,通过改革案例、经验推广、问题调研跟踪问效监管执法整体局面。 四、优质化提升,实现对标监管。突出正向激励,首次在“职能运行情况”评价中引入激励机制,对“在优化职能配置、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等方面有创新做法的;对部门(单位)主动服务保障基层治理的,主动履职、向前一步、强化担当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根据《乳山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红黄绿”分类评价办法(试行)》评为‘绿色’的”几种情形适当加分,促推各类机关履职尽责。强化结果运用,评价结果作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机构改革的重要参考和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对评价为“好”的各类机关优先考虑机构编制事项调整、适当增加用编进人计划。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