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威海机构编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改革管理>>行政机构改革管理
威海市深化“优编强经”改革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7 08:5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委编办 字号:[ ]

威海市在深化“优编强基”改革中,积极拓展改革内涵,聚焦全市大抓经济导向,创新实施“优编强经”行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高水平推动机构编制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一是人员编制定向支持。聚力好钢用在刀刃上,充分利用改革精减收回的编制,为数字经济、民营经济、银发经济等重点工作领域增编73名,足额为14个市级主要经济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安排用编计划122名,对职能弱化、工作量不饱满部门原则上不安排计划,腾出资源优先保障关键领域。聚力解决人才紧缺问题,依托市县966名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引进海洋经济、特色农业、乡村文旅等领域急需人才1007名,同时,拿出一批专项编制,用于支持开发区引进海洋经济、医疗器械、智能装备等领域高端人才,助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高地。

二是机构职能定向配置。聚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结合机构改革,重新组建市大数据局,优化区市数据机构职能,实现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以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体推进。聚力统筹发展与安全,调整优化了绿色低碳、民营经济、海洋强市、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机构职能,为市县72个部门单位设立安全生产科、产业发展科,配齐人员编制,保证工作力量更集中。聚力高质量招商引资,组织24个市级部门编制招商引资履职清单,细化内设科室职责150项,优化科室分工46项,明确工作岗位70个,确定重点招商方向32条、招商目标45项,以优化职责推动人、岗、责对应匹配,提升部门招商引资履职水平。

三是体制机制定向优化。聚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调整机构职能、人员控制数,编制开发区与市直部门、代管镇街职责边界清单,突出主责主业,理清教育体育、卫生健康、民政工作等16个重点领域74个具体事项职责分工,建立“开发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内外运行更为高效。聚力科技创新,组织19家事业单位性质新型研发机构成立科创服务协作体,健全编办、科技、市场监管等8个部门联合监管制度,积极化解缺乏整体规划、退出机制不健全、监管薄弱等问题,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聚力旅游业健康发展,强化系统性谋划,建立全市旅游工作一体化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围绕出行保障、文体活动、住宿管理、消费维权等14个重点环节,明确51个部门单位职责分工,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一盘棋”工作格局;结合全市旅游市场火爆、民生诉求陡增问题,制定《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争议事项办理流程》,完善履职分歧协商协调快处机制,推动部门协同高效办理民生诉求1.2万件,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