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委编办健全“三个体系” 推进机关职能运行监管走深走实 |
||||
|
||||
威海市委编办紧紧抓住职能运行监管这个“牛鼻子”,以推动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通过健全职能运行监管制度体系、动态管理体系、结果运用体系,有力有序推进职能运行监管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推动部门将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转化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合力。 一、“三个一”建章立制,健全职能运行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制定一套指标。优化2023年度职能运行情况考核指标,设置正面清单、负面清单,重点考核部门职责任务履行和担当尽责情况,高标准、严要求评先选优,层层传导“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工作压力,不断激发部门争先进位、干事创业活力。二是组建一支队伍。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直部门、新闻媒体择优选聘22名观察员,组织召开座谈会,深入探讨交流、集思广益,累计收集意见建议45条,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部门履职情况。三是优化一个流程。出台《威海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争议事项办理流程(试行)》,构建与两办、12345热线中心协同配合、信息共享、跟踪落实的工作机制,着力提高企业群众诉求件办理质量和效率。按照依法依规原则,先后梳理明确银发经济、民宿行业管理、艺术类培训机构监管等56项职责分工,累计查阅法律法规规章117部,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二、“三个三”闭环管理,健全职能运行动态管理体系。一是用好三张清单。用好权责清单,每月月中、月底对部门调整情况开展抽查,今年已开展15次线上抽查,累计调整权责事项51项,有效维护权责清单的规范性、准确性、权威性;用好职责边界清单,编印《威海市职责边界一本通(2022年版)》,厘清安全生产等20个行业领域298条职责分工,理顺部门间主办协办关系;用好职责任务清单,对部门提出的3项年度职责任务目标,采取集中评审、实地核验等方式,评估职责任务完成情况和成效性,确定目标成效等次,纳入职能运行情况考核。二是用好三张台账。用好机构编制事项执行情况工作台账,结合日常座谈走访、观察员信息反馈等方式,对部门有职不履、有责不尽、机构编制调整事项不落实等情况予以记录,强化机构编制使用效益动态监管;用好议事协调机构运行情况工作台账,将议事协调机构牵头部门职能作用发挥、参与部门配合情况,纳入机关职能全周期管理,作为评价各部门履职尽责情况的重要要素;用好部门职责分歧办理情况工作台账,对存在推诿扯皮情况的,纳入职能运行情况考核,督促部门知责明责、担当尽责。三是用好三个抓手。用好调研抓手,开展大抓经济大调研,深入14个经济部门,围绕机构职能运行、协同分工等,对31个重点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查堵点、祛痛点;用好评估抓手,组织部门梳理2019年以来议事协调机构发文、开会情况,整理汇总2100多份材料,对于作用发挥不充分的,及时督促部门整改落实;用好考核抓手,将职能运行情况纳入市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占比5%,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三、“三挂钩”效果导向,强化职能运行监管结果运用。一是与完善机构设置挂钩。将机关职能运行监管情况作为优化部门机构设置的依据,针对统筹发展和安全职责任务较重问题,按照“撤一建一”原则,在市级32个部门、单位通过单独设置或加挂牌子的方式设置了产业发展科,为5个部门增设了安全生产监管科,不断优化重点领域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二是与优化编制配备挂钩。把监管结果作为优化编制资源配备的重要依据,建立与职能履行相匹配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对重点领域部门单位给予适当倾斜,对力量薄弱的环节予以加强,为职责任务增多的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农业农村等16个部门精准增编,推动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精准化、科学化。三是与理顺体制机制挂钩。将推进职能运行情况作为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基础,全面剖析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及时将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职责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划入市发展改革委,有效优化了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