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威海机构编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改革管理>>区市机构改革管理
威海市做实“三篇文章”蹄疾步稳推进镇街赋权试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4-06-21 14:3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委编办 字号:[ ]

威海市将环翠区赋予镇街行政执法权省级试点,作为市县镇三级联动、一体推进重要改革任务,积极构建市级指导、区级主抓、镇街落实的推进体系,聚焦赋权、承接、协同“三篇文章”,着力探索基层赋权扩能有效模式。

一、做实精准赋权文章,推动基层事情基层办。4月29日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审议,提报市政府审核,《威海市环翠区赋予镇(街道)行政执法权试点增强基层行政执法能力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赋权试点工作坚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充分考虑镇街工作重点、发展程度、区位特点等因素,在双向听取县级部门、镇街意见的基础上,将环翠区所辖9个镇街划分为经济发达镇、重点产业镇、主城区街道3个类别,分别赋予92项、85项和63项行政执法权。环翠区赋权事项总计97项,占省定指导目录的92%。其中,共性赋权事项集中在城乡建设领域,自赋权至今两个月时间内,巡查发现并及时干预制止违章建筑苗头问题56件,实现了违建问题抓早抓小;个性赋权事项集中在农业农村领域,通过查阅近3年执法办件量,考虑城区街道农业农村执法案件很少,仅将相关执法权赋予乡镇,避免执法权“空放”“无效下放”。

二、做实有效承接文章,保障基层事情有人办。一是区级力量应沉尽沉。研究出台《环翠区推进区级执法力量下沉镇街实施方案》,召开镇街赋权改革试点执法人员下沉专题推进会,部门、镇街“一对一”签订下沉人员承接确认书,逐一明确下沉区域、类型、人员,将区级96名执法人员下沉镇街,下沉比例90.6%,全部纳入镇街综合执法中心管理,接受镇街统一指挥调度,形成基层执法合力。同时,推动执法向社区网格延伸,发挥600余名网格员常态化基层走访“探头”作用,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镇街综合执法中心,推进执法问题前置化解。二是镇街力量持续增强。结合机构改革,市区两级一次性为所辖9个镇街下沉59名行政事业编制。在此基础上,市级主动统筹120名事业编制,分3年下沉到环翠区中心城区街道。同时,为镇街综合执法中心核定不少于15名事业编制,要求全员考取执法证。目前,镇街执法证平均持证人数由7人增加至48人,以张村镇为例,20人明确分配到综合执法岗位和法制审核岗位,基层执法力量进一步增强。三是不断提升基层执法能力。组织开展“基层执法培训月”等专项提升活动,安排理论学习、实操演练90场次、180学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夯实理论基础,围绕下沉镇街的执法事项,由赋权部门分批分片到镇街“手把手”开展实操教学和执法规范化培训。目前镇街第一批95名执法人员已完成系统培训,基层执法能力水平大幅提升。同时,以镇街需求为导向,区级部门继续细化行政执法案例解析、执法工作教程,采取跟学跟练、联合执法等方式开展“小灶式”培训,确保镇街学得会、干得好。

三、做实区镇协同文章,实现基层事情一起办。一方面,创新打造区镇两级综合执法平台。区级平台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主要负责统筹推进全区执法工作,会商解决赋权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及争议事项。镇级平台由镇长(主任)牵头,主要负责统筹调度辖区内所有执法力量,具体抓工作落实,构建“小事不出镇街,大事区镇协同”的基层执法模式。今年以来,先后召开赋权试点专题工作推进会4次、平台会议9次,组织区镇两级联合巡查执法60余次,12345热线受理执法案件同比下降27.42%。另一方面,率先探索编制执法、巡查、履职清单。执法事项层级化清单主要用于厘清区镇职责边界,清单内事项原则上由镇街负责,镇街面对高频多发问题,由“吹哨”变“直管”,清单外事项由区级部门负责,镇街通过区级综合执法平台协调解决,持续提升执法效率。巡查事项一体化清单主要解决执法扰民、扰企问题,推行“综合查一次”,将监管领域中常见、高频行政检查事项全面集中,涵盖物业管理、民生保障、市场监管等15个领域200余项事项,实现多个执法主体巡查事项“一体”集成。目前,对同一市场主体,已实现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30多个事项巡查融合,得到群众和企业普遍认可。履职事项颗粒化清单主要用于快速界定基层治理问题对应的区级责任部门。比如噪音执法,按照噪声来源可以划分为十几个种类,涉及环保、住建、公安、执法等众多部门,颗粒化明确各部门职责后,镇街通过对照履职事项颗粒化清单,可以快速精准定位责任部门,推动工作“一对一”解决,县镇协同效率显著提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