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威海机构编制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改革管理>>区市机构改革管理
乳山市放权强基,做好“增能减负”文章
发布时间:2025-10-17 17:3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委编办 字号:[ ]

近年来,乳山市聚焦放权赋能、减负增效深入推进“优编强镇”,全面建立镇街履行职责事项清单,落实职责准入制度,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推动镇街成为统筹区域治理、有效衔接各方、协调指挥有力的“轴心”,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百分百放权促融合,增强镇街资源统筹和指挥协调能力

印发专项实施方案,聚焦强化市直部门派驻机构属地化管理,大力推动工作考核权、任免建议权两项权力下放镇街,为基层赋权增能、撑腰鼓劲。一是升级考核内容权重。围绕党的建设、履职尽责、日常管理、创新争优,加强派驻机构考核,将镇街对派驻机构的考核评价权重由60%调整为100%。围绕纪律规矩意识、业务能力水平、工作作风,加强对派驻机构人员的考核,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派驻机构人员计入镇街考核优秀比例计算基数,由各镇街统筹安排优秀名额。派驻机构人员同时负责2个及以上镇街的,参加驻地镇街考核,由驻地镇街协商相关镇街后拟定考核等次。二是提升基层话语权。市直部门和镇街对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实行双向动议、双向推荐。市直部门动议前应事先函告征询镇街意见,镇街党(工)委明确提出“不同意”建议的,市直部门党组(党委)要重新考虑拟任人选。镇街党(工)委也可根据派驻机构负责人考核结果、任职表现等提出调整建议,书面函告有关市直部门,市直部门需充分听取酝酿。任免建议范围由主要负责人拓宽为正、副职,经市委组织部审核备案同意后,由市直部门党组(党委)履行干部选任程序,下发任免文件,并同步抄送镇街党(工)委。三是坚持结果导向。将派驻机构考核结果与用编进人计划、主要负责人考核等次及岗位调整等挂钩,派驻人员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交流轮岗、奖励惩戒重要依据,推动机构深度融合、人员高效履职。充分发挥考核工作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镇街对派驻机构及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升镇街统筹协调和互联共治水平,保证派驻机构及人员调得动、用得顺。通过上述措施,有力地增强了镇街资源统筹能力和统一指挥协调能力,派驻机构及人员考核结果和晋升路径由镇街一手掌握,与工作实绩直接挂钩,增加了归属感和上升空间,形成了派驻人员在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政策导向和制度环境。2024年度,有12个派驻机构被评为优秀等次,占比17.4%;11名派驻机构工作人员被评为优秀等次,占比6.2%;在部门与镇街的双向动议下,先后对40名派驻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调整。现在镇街有了“底气”,派驻人员有了“章程”,镇街与派驻机构条块联动,统筹能力和治理效果更上一层楼。 

二、齐用力监管抓落实,防止“错位、缺位、越位”问题

理顺县镇职责关系,进一步畅通上下联动途径,规范属地管理工作,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做好扩权赋能的“加法”和基层减负的“减法”。一是全覆盖建立联系点。在15个镇街统一设置“属地管理”工作联系点,围绕规范“属地管理”工作重点,抓好镇街配合事项与“网格管理”服务清单融合及应用,对依单履职、“乡呼县应、上下联动”、交办事项准入等工作开展情况做好记录通报,发挥联系点窗口效应,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二是用好三支队伍。建立覆盖镇街、纪检监察、编办、巡察、审计等19个部门(单位)的“属地管理”工作队伍人员库,选拔47名人员组建镇街联络员、市直督察员、机关职能运行监管员三支队伍。召开半年总结座谈会,把准角色定位,镇街联络员队伍做好定点收集直报,发挥镇域内“前哨”“探头”作用;市直督察员队伍抓好追责问责,全面监督县镇担当作为情况;机关职能运行监管员队伍用好考核评价,对县镇职责不清问题进行优化调整,推动县镇两级知责明责、履职尽责,真正构建起齐心用力、层层给力的一体联动“融体系”,相关做法在大众网、海报新闻等媒体刊发。三是坚持跟踪问效。纪委监委坚持运行好“直通车”机制,纠治加重基层负担搞责任甩锅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巡察办、审计局将有关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巡察、审计监督重要内容,对不担当不作为、落实不力、贻误工作的督促整改,涉嫌违规违纪违法的,对有关责任人严肃问责。编办将职能运行监管指标纳入市直部门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提升监管考核针对性,落实更严职责准入。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